雲林家扶中心蘇姓寄養媽媽在餵寄養嬰兒喝牛奶時,察覺嬰兒腳會不自主抖動、且頻率逐漸增加,到醫院急診發現竟是顱內出血引起的抽蓄現象,高敏感度救了一個小生命。該中心統計,多達40%的寄養童都是因為遭受家暴而被安置。



40%遭家暴被安置今年雲林縣內36戶寄養家庭共照顧過74位寄養童,目前43位安置中的寄養兒童與少年,由雲林縣長李進勇監護的信用借錢有9人,是歷年來人數最多的;其中,年紀最長的9歲,最小的2歲。雲林家扶中心主任廖志文指出,2歲的「阿珍」是移工小孩,一出生即被遺棄在廢棄工廠,原是無國籍的孩子,但因縣長監護而享有和一般孩子一樣的權利。此外,縣長監護最久的「瑋瑋」已有4年,日前終於成功媒合到收養家庭。該中心還統計,縣內寄養安置原因高達40%是家庭暴力等疏忽,該中心日前才接獲一名未滿月的新生兒身上有明顯外傷;其次依序是爸媽入獄12%,經濟困難10%,重大疾病無力扶養10%,死亡、離家與遺棄各8%,染上藥酒癮及其他各6%。高敏感度很重要寄養組督導林珊宇表示,寄養家庭的高敏感度對孩子很重要,曾有寄養媽媽在餵孩子喝牛奶時,察覺小孩腳會不自主抖動、且頻率逐漸增加,到醫院急診才發現是顱內出血引起的抽搐現象,立即就醫診治,救回小生命。林珊宇說,雲林是農業縣,就業機會相對少,經濟弱勢家庭很多,養兒育女更加不易,許多家庭因為生計問題難以克服,衍生出犯罪,甚至染毒進而導致心理精神方面疾病,整個家庭陷入負面循環,夫妻與親子間的家庭暴力便層出不窮,相關統計數據在在顯現此一惡性循環的現象。(中國時報)

A8DC1B86F3B94F28
arrow
arrow

    imn47rv97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